第十二章:国无储君

    第十二章:国无储君 (第1/3页)

    洛阳城外,喧嚣而凄凉。

    太子李贤出镇蓬莱,天子和天后并没有出现,而是让宰相、吏部尚书洛君薇出送,洛君薇是李治的表姐,是李贤的表姑。

    此番出镇诏书上说是荣耀之事,城中百姓也多有欢呼庆贺之人,但对于朝廷上的官吏来说,这不吝于流放,废掉李贤的政治前途。

    这送也不是,不送也不是,说些凄凉之语,似乎像是在诽谤朝廷,说些祝贺之语,那就更是恶心人了,太子之位都没了还祝贺。

    十里柳树下,李贤脸上并没有什么喜意,他性格刚强,实在是绷不住,此刻望着洛君薇,径直问道:“表姑,为什么?”

    为什么,这就是李贤想要问的,他有太多的为什么,比如为什么他的父亲,堂堂的天子也放弃了他,为什么洛氏也能看着他这个正常的太子被流放,而不会替他说话,他有太多的不解。

    微风拂过,吹起洛君薇的衣角,望着面前李贤那张英俊的脸上所浮现出的不甘和不解,洛君薇正色道:“因为太子你不合时宜,这世上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一个天下,你对天下不利,所以你就要离开。”

    李贤更不理解了,“我是现在李氏正宗的嫡长子,我为什么会对天下不利。”

    洛君薇却不再解答,只是淡淡道:“那就需要太子自己去想了,如果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话,那的确是还差得远。”

    李贤闻言久久望着洛阳城,那座名躁天下的神都,而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,离开这座承载了他无数记忆的都城,洛君薇则面色稍缓。

    “利于天下?什么是利于天下呢?”

    李氏正宗的嫡长子,和对天下有利,可实在是不一样,帝制走到现在,实际上需要的君主,已经不仅仅是能力要强,最关键的是,要有一颗责任心,要以天下为己任才行。

    这天下的君王,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是上等,有能力却自私的是下等,没能力有责任心的才是中等,这依旧是个德才间的分辨。

    有才有德那自然是不必多说,剩下的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,洛氏一向认为后者更重要,大臣尚且如此,那作为天下的中心,自然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有德无才的君王只会让国势向下,大不了就是等待下一任君王,而有才无德的君王,却是真正的天下大害,乃至于荼毒无穷。

    一般的昏君只能为祸一世,对当世来说的确是大害,但放在对历史的影响上,则基本上可以忽略,比较汉戾帝,他对历史的伤害基本上没有。

    在有才无德这方面,汉戾帝都不算其中典型。

    杨广则属于无才无德,不在人的讨论范围内。

    此方世界的人都没有经历过,以姬昭前世经历过数千年的眼光来看,最适合用有才无德来形容的皇帝,有一個半。

    这半个,便是万寿帝君,家家皆净的嘉靖,有才是真的有才,执政前期的新政也能搞得有声有色,但为人过于自私,不仅仅是不顾及天下,就连朱家的江山都不在乎,只要严嵩能搞来银子让他享受,他就放纵,好在他只是放纵,毁坏的也是当时的时政,对于后世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姬昭一向认为,最重量级的一个,那就是十全乾隆,如果要排一个历史罪人榜,他必须荣登榜首,乃至于超过司马懿之流,乃至于超过屠城的人。

    此人是极少数能以一己之力,让一个文明倒退的罪人,是极少数能以一己之力,让天下奴性威重的人。

    毁灭书籍和修改书籍,这件事就足以让人对其深恶痛绝。

    更恶心的是大搞文字狱,而且和他的父亲以及祖父那种真的搞反清的文字狱不一样,麻子和雍正属于正经搞反对派,属于历朝历代控制舆论的正常手段。

    而十全实际上并不怕反清,他是用文字狱来统治,他对待文字狱没有标准,他会故意放纵一部分人,以此来显示自己并不是不让人说话,而后再大杀特杀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