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内阁

    第二十四章 内阁 (第2/3页)

拟,笑道,“这个刘棉花倒是会抢功劳,另两位先生还是太过谨慎,还需要锻炼些时日。”

    “老祖宗所言甚是,只不过徐先生他们两位都是清流士大夫,一向讲究镇之以静。”旁边的随堂太监笑着给徐溥说好话,那可是内书堂的老师。

    怀恩看了一眼他,摇摇头道,“话虽如此,那刘吉就不知道镇之以静的道理了?分明是早已得到消息,那两位还缺了点根基。”

    随堂太监惊道,“锦衣卫竟敢如此大胆,与刘吉内外勾结?”

    “未必是锦衣卫的事情。你忘了上奏折的人了。宋鉴我不太清楚,李永宁我在凤阳时有所耳闻,看着有点像他的手笔。

    正统十年十三年出了不少人才呀!私下里有些来往也不稀奇。”

    “老祖宗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原来,南京的锦衣卫早已经把庐州府种痘的奇事上报指挥使牟斌,再报于司礼监。

    怀恩已经看到相关的报告,所以对刘吉的消息灵通很是感慨,又对其他两位阁老的判断力有些担忧。毕竟内阁是天下的中枢,也应该是信息交流的核心所在。

    一封奏折来到内阁,真相与奏折所报往往是两码事,辅臣如果没有自己的消息来源,就容易被蒙蔽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就需要辅臣从奏折的字里行间分析得出结论,而不是简单的镇之以静,一切依照以前的经验。否则,国家不断提高内阁地位的意义何在?

    弘治元年一月,刚刚建元的天子在新年的第一封诏书中隆重宣布,庐江府种痘的有关事项。

    并且宣布由南京守备太监蒋琮,户部侍郎叶淇,太医院判刘文泰会同凤阳巡抚丘鼐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牛痘事宜,如果一切顺利将由朝廷组织,在天下种痘,以预防痘疮。

    这份诏书几乎是官方公开承认了牛痘的作用,顿时整个京师就轰动起来,然后迅速传遍全国,举国哗然。

    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上书天子,称赞天子的恩德,并请求早日种痘。

    当联合考察组来到庐州,已经是临近初春了。忙碌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超哥终于可以好好歇一歇了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他太忙了,也就是冬至上了一下坟,甚至连春节都没顾上休息,还是小妹带着栓儿过来才见了一面。

    种痘必须的材料不够,需要购买;种痘的人才奇缺,需要紧急培养;各地种痘的统计数据,需要整理;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