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

    第六章 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 (第3/3页)

铺。

    宁良连忙从宁修手中抢过银子,放到嘴里咬了咬。

    “嘿嘿,真的是银子。你爹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重的银锭呢。”

    宁修翻了一记白眼,心道咱能有点出息吗?

    不过是三两银子就高兴成这样,要是三十两,三百两,三千两呢?

    以手抓饼的美味程度要想赚到三千两并非没有可能,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产量问题。

    “好儿子,真是爹的好儿子啊。修儿啊,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,书读的好又会赚钱。”

    宁良搓着手掌,对宁修一通称赞。

    “今晚咱们爷俩好好喝两杯!”

    人逢喜事精神爽,宁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父亲有命敢不从耳?”

    宁修拱手笑道。

    江陵张宅,太岳堂。

    张居正一身便袍端坐在书案前翻看着从京师飞骑送来的奏疏副本。

    虽然他三月中旬便离京返回江陵老宅葬父,但朝中之事无论巨细他都要过问。

    天子隆恩,命六科给事中将奏疏誊抄一份送到元辅先生老家,如何票拟决断全凭张居正一人之意。

    “懋修,你觉得陛下增金花银二十万两入内库是为何意?”

    张居正蹙着眉头放下奏疏,沉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父亲大人,孩儿以为陛下此意是为养廉。”

    回话的是张居正的三子张懋修,也是六个儿子中张居正最喜爱的。张懋修是嘉靖三十四年生人,今年二十三岁,明年就要准备参加乡试。

    张懋修自幼‘积学好古,清约寒素’,没有一丝一毫的纨绔子弟气息。加之其性温良,又极孝顺,张居正对其疼爱便不难理解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张居正一直把三子当做接班人培养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ps:明代一锭三两银子大概是现在的120g,算是小元宝吧。另外明代的银价真的变化蛮大的,基本从万历开始白银大量涌入,变得不值钱了。